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紅燈停止線

啊,就拿紅綠燈下的停止線來說好了,機車待車區鼓勵機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往前方擠,擠到汽車前面。但如果汽車太前面,機車往往保持安全距離會壓超過停止線,甚至壓上行人穿越道(俗稱斑馬線)上,就算汽車沒太前面,機車有時候也會因為有太多機車而往前推進,或者因為更前方還有待轉區而坐落於代轉區跟停止線之間的任何位置。 我目前沒見過警察取締這種超過停止線的行為,而超越停止線再交通法規裡應該是違法的,但很多人都在做,它們不至於會闖紅燈,但會超過停止線。在這個基礎背景之下,如果有機車騎士因此突然被開單(可能剛好瞪了一眼旁邊的交警,交警看到了對你不爽,依法行政一下),我們怎麼理解這件事呢? 開單這件事終極而言無可厚非,但一個執法環境有容忍空間,而且容忍到任何人都很常態性地違法而相安無事,實際上這樣的小惡也沒製造太嚴眾的困擾,所以大家也不以為意不糾舉、自己也在做,甚至連執法者都無視。 違法者要負多大的責任?吃掉一張罰單是剛剛好的嗎?這種環境使人容易違法,執法者本身也看似容許違法,人的守法意識(或者說,守法的自由與責任感)被扭曲成並非法律的預期情況,基本正義原則不脫「剛剛好,不多也不少」,這種違法者受到違法的制裁,是否是正義的呢? 2013.02.19

吸管

吸管進行減塑大概無法減少石油使用,跟塑膠袋一樣屬於難以利用的原料,不生產就會被煉油廠直接燒掉,所以吸管問題應該在於「避免吸管進入海洋迫害生物」: 1、淨灘撿到的吸管,有沒有辦法類型化,判斷出屬性、來源、區域、出現在這裡的原因?海灘垃圾有很多種,遊客現場丟的、漂來的、境內或境外的、惡意大量棄置的、河流移動的。 2、無法類型化辨識之下,有無可能要求國內廠商依照各種供應類型進行標記?例如依照供給區域、不同的通路(由終端店家配合選購專屬標記,夜市、店家、超市便利商店等)來設計,做簡單的壓碼或打洞,甚至顏色區別也可。 3、有了吸管垃圾的履歷後,對個別類型分析,或許能找出比全面禁用更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2018.02.16

口罩宣傳

我前陣子一直在想,蘇貞昌最開始用圖文宣傳政府保證口罩絕對充足,這件事到底對不對、有沒有可能做得更好? 它的效果,一方面,是讓人民對政府「有所掌控」建立信心,在人們不安的時候給予安撫,避免恐慌,也能拉抬政府權威的支持度。 但一方面,這件事也「提醒」了人民:口罩是重要物資。而總會有人不相信絕對充足,或者出於未雨綢繆,先大量購買,導致越來越多人開始覺得可能買不到,全民一起栽進去搶購,很快真的變成不夠。 這「兩個方面」,只要稍微設想,應該是事前完全可以預測的,如果有更好的方案,那就有較高的究責可能。那麼更好的方案是什麼?或者說,為了短暫的民心穩定,發佈口罩充足資訊,這個短暫效果有其必要嗎? 若用結果論來想,我大概只能想到:它充其量,是讓後續的防疫措施比較有正當性,減少一開始若毫無反應(口罩宣示起碼是個積極的即時反應)造成的慢半拍非難,徒增政策說服成本。 但總覺得不夠滿意,應該有更好的解法吧? 2020.02.16